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行业 >  >> 正文
速讯:新展速递|民生百业——吉林省博物院近代东北行商展
来源: 悠游吉林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03 20:53:07

新展速递|民生百业——吉林省博物院近代东北行商展

在这里,我仿佛回到爷爷奶奶生活的年代,卖水果、蔬菜的小贩走街串巷,吆喝买卖。还有街边剃头的手艺人......处处是东北街边的烟火气息。我只想走走停停,寻味时光的记忆。


【资料图】

汪曾祺在《人间滋味》里写道:“到了一个新地方,有人爱逛百货公司,有人爱逛书店,我宁可去逛逛菜市。看看生鸡活鸭、新鲜水灵的瓜菜、彤红的辣椒,热热闹闹,挨挨挤挤,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。”着实,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

6月1日,“民生百业——吉林省博物院近代东北行商展”将近代东北的市井烟火气息送入现代生活。市井百态,描画的是人生,柴米油盐,咀嚼的是生活。

民生百业

——吉林省博物院近代东北行商展

时间:2023年6月1日-8月20日

地点:一层B展厅

自古以来,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,资源丰富,自然环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;地域广阔,纵深博大,呈开放包容之势。近代以来,东北地区商业得到迅速发展,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。全国各地商人不仅带来了商品,也带来了各自的商业习俗。东北地区一时商铺林立,行商小贩穿插其间,逐渐摆脱了长期封禁带来的不利影响,开始逐渐繁荣起来。

服饰是风俗习惯最直接、最生动的表现形式。服饰样式和材料直接反映东北百姓的生活方式。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,百姓就地取材,利用皮毛制作成宽大的外袍、帽子等,以适应东北极寒的天气。

毛皮长坎肩

赏乌绫木城是清朝官吏出差收纳贡品、赏赐物品的衙门。据《吉林外记》记载,每年收购貂皮2000余张。赏赐品为官服、布帛、装饰品等。

杂品百货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。不论是极具东北特色的关东烟,还是人们所日常熟识的席子、医药、算盘、玻璃镜等等,这些物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所需,同时也丰富和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和习俗特性。

卖席子的小贩

席子,东北人又称炕席,是由苇子、竹子、高粱秆等原料编制而成的居家必备卧具之一,这与东北居民睡火炕的习惯有直接关系。

由于清朝长期的封禁政策,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。而近代以来的移民涌入,东北的手艺匠人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。与中原地区相比,东北地区的手艺匠人既有地域的差异性,同时具有较强的共通性,这是与关内地区长期交流、竞争和融合的结果。

“民以食为天”,过日子开门七件事”柴米油盐酱醋茶”。这些都是各家各户每天必不可少的东西。过去经营食品、小吃的行商、小贩,或聚集在一起,或走街串巷,吆喝买卖,是一种浓郁的烟火气息。

“老世泰”是辽阳市的老字号。人们在形容各种比赛已成败局时,常说:“老世泰的馃子--甘酥(干输)”。这句富于风趣的歇后语,也是对“老世泰”美好的赞誉。

“老世泰”经营的糕点以四色糕、京八件和各种月饼、杂拌为主。此外,还有逢年过节、喜庆祝贺等多样品种。如正月十五摇元宵,春节做年糕,端午节包粽子,九月九做重阳糕,进入冬季还有炒油茶等等。

糕点模具

除了糕点,东北习惯吃的“米醋”或“清醋”其制作工艺并不十分复杂,但以大批量生产的质量较好,成本较低。所以专营此项生意的都是前店后厂,自产自销,并有经营批发的业务。但城市中这种店铺并不多,一般老百姓多是从零售小店中或走街串巷挑担售卖者处购买。

东北地区由于清朝的封禁政策,商品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。清中后期后,关内的百姓和商贾进入东北生产、生活,从事商业活动,东北市井行商习俗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。以上这些东北市井行商习俗和你印象中的是否相同呢?

琴棋书画诗酒花,

当年样样不离它。

如今七样皆更改,

柴米油盐酱醋茶。

市井长巷,聚拢来是烟火,摊开来是人间。还等什么,快来打卡吧!留下你的笑容,成就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
来源:吉林省博物院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